民族交响诗《大运河》恢弘奏响
(资料图片)
昨日,由京津冀三地民族乐团联合演出的民族交响诗《大运河》,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精彩亮相。本场演出也是“中银之声”首届天津音乐节为观众送上的一场重磅民族音乐会。
民族交响诗《大运河》由青年作曲家郑阳创作,包括序曲与7个乐章。作品将运河文化提炼成八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通过大气磅礴、质朴深情的音乐旋律,描绘运河与家国命运、商贸民生、城市发展、水利交通、文化艺术的紧密关联,彰显运河文化的丰厚与璀璨。作品于2021年在京首演,此次演出是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首次联合演奏,著名指挥家张鸣执棒。
音乐会开场,序曲“开河”通过乐队演奏与吟唱丝丝入扣的和鸣,描绘了古老的“开河节”及大运河通航起程的壮美画卷。“黄金水道”“漕运沧桑”以民族管弦乐形式演绎,呈现出大运河的繁华景象、厚重历史、奔流不息的生命力,令观众震撼。“江河万古流”采取少见的笙协奏曲形式,通过描绘河流之湍急险奇、大运河工程之艰辛壮阔,讴歌先人智者、船工农夫的劳动壮举。民族管弦乐“舟楫通南北”借鉴古代西域音乐素材,表现大运河贯通南北、沟通中外,促成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繁荣。阮与民族管弦乐“运河明珠”吸纳了大运河流经地区的民歌、戏曲等民间音乐素材,以音域音色不同的阮表现大运河沿岸之风土人情。戏曲女高音与民族管弦乐“醉千秋”由京剧梅派青衣演员与乐队联袂,展现中华民族音乐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音乐会在气势恢宏的终曲“大河·天下”中落下帷幕,辉煌的旋律描绘和展望大运河的当下与未来,寓意这条生态之河、文明之河万古流淌、奔向未来。
作曲家郑阳向本报记者表示,《大运河》将视角聚焦于大运河全段,采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音乐素材,在创作技法上进行了多方面大胆尝试,希望作品借助天津音乐节的平台引起更广泛的影响。
京津冀三地艺术家的精彩演绎,用优美的中国旋律讲述了动人的中国故事,赢得全场观众热情的掌声。艺术家们表示,三地乐团通过合作演出的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致力于传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另悉,昨日,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河北民族乐团还签署了“京津冀民乐联盟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在民族音乐领域的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以民族音乐艺术创作、展演为基础,共同开展艺术作品生产、创作、演出、推广、传播等活动,定期互相观摩优秀演出,交流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经验,联合打造优秀剧目品牌。(记者 翟志鹏 姚文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