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如何去开展课堂教学-当前观点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当前英语教师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 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个体的参与度低、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时间、空间都有欠缺。这既 违背了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那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
(资料图)
一
分层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
用 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在语言输出时提供不同难度的可选任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成就感,都能有所收获。
二
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例如对话课和阅读课都尽量让学生先进入语境、整体感知后再进入文本突破难点,而不是把完整的对话和文章拆解的支离破碎讲解给学生。
这样学生很难 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取单元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三
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学习者掌握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还不够,还要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教师应该熟悉各个年级的教材,对所有的话题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梳理,只有对语言点之间的联系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基于教材和学情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自身的逻辑规律,不断挖掘和整合教材,按照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都是在期末复习中运用,平时总是打牢双基。
一些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或者是专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 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见到大森林。
四
问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纵联系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靠问题化学习。我们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或任务化学习)。因为问题化学习让我们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学生的问题展开,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
知识要从碎片化、断点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的知识,而结构化的知识其实就是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找到知识之间的横纵联系。
五
情景化教学,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原因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只是就教材教教材。
英语教材上的知识体系如果不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把 知识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我们必须认识到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创设语境,因此我们要设置大量的情景化的教学过程,让孩子真实的学习能够发生,并让其在真实的某个生活场景中激活和唤醒语言知识,真正做到“用英语做事情”。
要通过 实验教学,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让学习者的价值观、情感、人生态度建立起来。
把核心素养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就是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体现在教学中去,真正体现课堂的育人功能。 落实核心素养,一方面要遵循知识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学习,真正实现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来源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明师俱乐部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明师俱乐部
明师说11+12
《明师说:让新课标在英语课堂真实发生-30个中小学案例精选》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巧妙设计单元评价工具,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深教师:很多学校已大幅裁减英语老师
哪位英语老师整理的? 超全英语语法知识汇总!考前必看!
教学资源、精彩活动、趣味互动
福利折扣、在线咨询
明老师微信ID:imingshigg
请不要重复添加明老师,谢谢!
关键词: